測繪資質申請,需要走哪些程序?

測繪資質辦理的流程到底是怎么樣的?

通常來看不同資質級別對應的審批流程不一樣,2021測繪資質新的管理方法規(guī)定,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審批和管理由自然資源部負責,其余9個專業(yè)類別的甲級測繪資質審批和管理權限下放至升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要是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取消甲級測繪資質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初審環(huán)節(jié);乙級由省自然資源廳委托低級以上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實施測繪資質核準事項(含申請、延續(xù)、變更、注銷等)

另外,一般來說測繪資質申報的流程大同小異,但是每個地方的審核節(jié)點會有些許小的變化,以湖南資質審批為例,其所經(jīng)過的流程大概如下:單位申請-市經(jīng)辦人初審-市級局長轉報-經(jīng)辦人待受理-經(jīng)辦人受理-省經(jīng)辦人審查-省級處長審核-省經(jīng)辦人發(fā)證;每個省份的資質審核周期不盡相同,整體來說一般是3個月左右能夠下證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條件

申請與受理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yè)或者事業(yè)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資質管理先行方法,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yè)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第七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將測繪資質行政許可的依據(jù)、條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等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健全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tǒng)維護機制測繪資質管理先行方法,實現(xiàn)測繪資質行政許可在線受理和審查,方便管理相對人,提高行政效率,增強管理能力。

第九條 初次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

(一)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事業(yè)單位法人證書,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者聘任文件;

(二)符合要求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的身份證,畢業(yè)證書與測繪及相關專業(yè)技術崗位工作年限證明材料或者任職資格證書,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材料;

(三)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所有權證明及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測繪儀器檢定單位出具的檢定證書;

(四)單位辦公場所證明;

(五)健全的測繪質量保證體系證明;

(六)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材料;

(七)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制度材料。

國家對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實行什么管理制度

有法人資格。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例如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不具有法人資格的非法人組織,如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等,不能申請測繪資質。

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測繪工作科技含量高,一般應當由經(jīng)過專門教育、技術訓練的人員來完成,這是保證測繪生產(chǎn)活動正常進行,保證測量成果符合技術標準的前提條件。

有與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儀器設備和設施是保證完成測繪任務的必備條件,沒有這些條件,不可能完成測繪任務。不同專業(yè)范圍的測繪工作需要使用不同的儀器設備和設施,如進行大地測量工作,就必須具備相應的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接收機、水準儀、全站儀、重力儀、天文測量設備、基線測量設備等。

擴展資料:

有健全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 密管理制度以及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這里所說的 “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是指測繪單位為保證其施測的測繪成果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應采取的由管理、技術等各項保障措施構成的有機整體。

這里所說的 “測繪成果和資料檔案管理制度”,是指測繪單位為保證測繪成果及資料的完整、安全和保守國家秘密,所制定的測繪成果及資料的歸檔、保管、復制、使用等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和采取的相應措施,包括設立檔案管理的組織機構,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構建安全的保管場所和保管設備等。

同時,對于測繪單位的具體資質條件,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頒發(fā)的 《測繪資質管理規(guī)定》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測繪單位除了具備法定條件以外,還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取得測繪資質證書,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依法對測繪資質審批程序作出明確規(guī)定。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來華測繪管理暫行辦法(2019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對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管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促進中外經(jīng)濟、科技的交流與合作,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以下簡稱來華測繪),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來華測繪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

(二)不得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秘密;

(三)不得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安全。第四條 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來華測繪的審批。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規(guī)定,對來華測繪履行監(jiān)督管理職責。第五條 來華測繪應當符合測繪管理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guī)定。測繪活動中涉及國防和國家其他部門或者行業(yè)的國家秘密事項,從其主管部門的國家秘密范圍規(guī)定。第六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測繪,必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部門或者單位依法采取合資、合作的形式(以下簡稱合資、合作測繪)。

前款所稱合資、合作的形式,是指依照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guī)設立的合資、合作企業(yè)。

經(jīng)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來華開展科技、文化、體育等活動時,需要進行一次性測繪活動的(以下簡稱一次性測繪),可以不設立合資、合作企業(yè),但是必須經(jīng)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批準,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測繪人員共同進行。第七條 合資、合作測繪不得從事下列活動:

(一)大地測量;

(二)測繪航空攝影;

(三)行政區(qū)域界線測繪;

(四)海洋測繪;

(五)地形圖、世界政區(qū)地圖、全國政區(qū)地圖、省級及以下政區(qū)地圖、全國性教學地圖、地方性教學地圖和真三維地圖的編制;

(六)導航電子地圖編制;

(七)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測繪活動。第八條 合資、合作測繪應當取得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頒發(fā)的《測繪資質證書》。

合資、合作企業(yè)申請測繪資質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以及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

(二)符合《測繪資質管理規(guī)定》的有關要求;

(三)已經(jīng)依法進行企業(yè)登記,并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人資格。第九條 合資、合作企業(yè)申請測繪資質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測繪資質管理規(guī)定》中要求提供的申請材料;

(二)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

(三)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規(guī)定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第十條 測繪資質許可依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提交申請:合資、合作企業(yè)應當向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交申請材料;

(二)受理: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收到申請材料后依法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三)審查: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決定受理后10個工作日內送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同審查,并在接到會同審查意見后1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

(四)發(fā)放證書:審查合格的,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頒發(fā)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審查不合格的,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出不予許可的決定。第十一條 申請一次性測繪的,應當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一)申請表;

(二)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批準文件;

(三)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提交的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四)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的身份證明和有關資信證明;

(五)測繪活動的范圍、路線、測繪精度及測繪成果形式的說明;

(六)測繪活動時使用的測繪儀器、軟件和設備的清單和情況說明;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現(xiàn)有測繪成果不能滿足項目需要的說明。第十二條 一次性測繪應當依照下列程序取得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

(一)提交申請:經(jīng)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來華開展科技、文化、體育等活動時,需要進行一次性測繪活動的,應當向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交申請材料;

(二)受理: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收到申請材料后依法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三)審查: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決定受理后10個工作日內送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會同審查,并在接到會同審查意見后1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

(四)批準:準予一次性測繪的,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法向申請人送達批準文件,并抄送測繪活動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不準予一次性測繪的,應當作出書面決定。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哪些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乙級不少于150_,丙級不少于40_,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qū)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chǎn)、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yè)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shù)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性能指標更優(yōu)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yè)標準所規(guī)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yè)或者事業(yè)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yè)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測繪資質管理有哪些原則:

測繪資質管理的原則

(1)依法原則。按《測繪法》和《行政許可法》等規(guī)定執(zhí)行。

(2)統(tǒng)一管理原則。避免多頭管理的危害。

(3)公開、透明原則

(4)公正、公平原則

(5)便民、高效原則

(6)救濟原則。在實施測繪資質審查時測繪資質管理先行方法,申請人有權陳述、申辯測繪資質管理先行方法,依法請求聽證、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等。

(7)誠實信用、依賴保護原則

(8)監(jiān)督與責任原則。誰審批,誰監(jiān)督,誰負責。

生成海報
生成海報
生成海報